太极松泉 · 弘道养正
始于1988年老字号
太极战“疫”,众志成城。
为助力全国人民抗疫情,积极响应国家科学养生的号召,太极松泉团队以太极为缘,以疫情为敌,书写我们和太极的故事。
以下是几位拳友的练拳心得、健康感悟。
张秀国:
最好的免疫是太极
01

我们一家人同门同师,既是亲人又是拳友,有共同的话题,更能增进感情。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,我们全家坚持练拳,保持身心健康,全家幸福。太极之家是最好的一种练拳模式。
我最大的感悟:最好的医生是自已,最好的自已是免疫,最好的免疫是太极。
以下是我近期的诗作,向大家分享。
壹
修道却邪
——居家防疫练拳有感
太极乃天道,
正气满乾坤。
捣碓踏妖孽,
肱拳驱瘟神。
运手散雾瘴,
亮翅乌归心。
修道养正气,
百邪不得侵。
注:金刚捣碓、掩手肱拳、白鹅亮翅和运手都是陈氏太极拳的招式。
2020.2.20

贰
家有洞天
居家防护又练拳,
别有情趣在洞天。
避险健身融一体,
弘道养正活神仙。
2020.2.16
叁
太极谣
小康不小康,
关键看健康。
幸福不幸福,
身体来作主。
要想身体好,
太极是法宝。
练好太极功,
年老不显老。
2019.7.3
——尊师重道研究生班学员 张秀国
平秀岩、唐维海:
修炼太极,老当益壮
02

2018年初的一天,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,我随手抓起电话,听筒传来多年未见的一位老同学的声音。我们激动地相互问候各自近况之后,这位同学说:“你练练太极拳吧,北海公园有正宗的陈家沟太极拳师父在教授。”我听了后有些犹豫,太极拳动作舒展优雅、意形结合,但我总觉得自己年龄比较大,也没有基础,能学会吗?老同学鼓励我一起学习,还列举了亲戚一家人通过修习太极拳,身心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这时身边的老伴也鼓励我报名,说我陪你一起练。就这样,我们一起踏上了修习陈氏太极拳的康庄大道。
回顾至今一年零九个月的修习,刚开始,练习太极拳对于我们这样年龄较大、缺乏锻炼基础的人来说,存在诸多困难,比如理解太极内涵慢、领悟能力差、身体僵硬、动作不到位等等,有时自己都觉得尴尬难堪。但是,杨松泉师父始终满腔热情地指导和鼓励我们,耐心地讲解示范,打消了我们的顾虑,使我们树立了百倍信心,相信能够练好太极拳。

每周六在九龙壁道场,听杨师父讲经布道、传授拳法,尤其是听到杨师父讲“练习太极拳的目的是使人生通往健康、快乐、幸福、长寿之正道”,以及“用心支配的活动都是劳动,劳累伤身;太极拳是通过两肾带动全身动,是真正的运动,修身养神”等等话语,成为我们修习太极的敲门砖、金钥匙。寒来暑往,练习不辍,我们慢慢体会到了太极拳带来的身心放松,感受到了自己练习的精进。
我们修习太极拳的时间不长,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体会还很肤浅。但陈氏太极契合易学阴阳之理,参考中医经络之学,运用道家吐纳之术,是一套阴阳调合、刚柔相济、博采众长的健身拳术。通过修炼太极拳,我和老伴受益匪浅,我原有的心房心颤、心室早搏等症状消失了,每天心情舒朗、喜笑颜开;我老伴虽然没什么病灶,但身体机能老化、腿疼腿麻,严重时走一段路就要蹲下缓解,现在这些症状都已消失。我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。
当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,希望各位拳友和我们一样,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,坚持修习传统陈氏太极拳,强身健体、增强免疫力,科学防疫、健康防疫。
——上善若水班学员 平秀岩、唐维海
2020.02.21
陈震天:
修身修心,贵在坚持
03

时光荏苒,转眼跟师父学拳已经将近十个年头了。本来以为一年半载就能学会、学成;谁知越学越了解了太极拳的高深奥妙。学无止境,伴随着杨松泉师父的耐心教诲,同学们的切磋鼓励,就这样坚持下来了。
在整个学拳过程中,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师父所说的“磨荡”。十年之中,我得益最大之处就是对于心性的磨练。俗话说,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太极拳作为内家拳,不仅是拳架的修炼,更是心性的修炼。
我有一把太极刀,我常常练习它。由于长年累月的练习,它的木头手柄已经从最初的白色变成了棕红色(下图)。每当看到这把刀,我就想起当年师父把它郑重交到我手里的情景,让我看到了岁月的颜色……

练拳日久,越来越接近师父要求的状态: 敬、静、净。在日常生活中,也越来越能够抵御复杂纷繁的干扰,以太极精神从容应对各种挑战。
此次新冠病毒的疫情,并没有改变我的作息规律。我依然每天早晨5:30-6:00之间自然醒,接着进行一个小时的太极拳修炼,然后早餐和办公。

由于天长日久地坚持锻炼,所以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。正所谓站如松,坐如钟,行如风。身体健康,自然心情愉悦,也因此常常对师父心怀感恩。
师父曾经用西游记来比喻,告诉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,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。我想,这次疫情也算是一个磨难,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!真心希望师父师母以及和我朝夕相处的师兄师姐和同学们永葆健康!
——尊师重道研究生班学员 陈震天
2020.2.20

太极者
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
太极拳是
音乐的韵律,哲学的内涵
美的构造,诗的意境

微信公众号
遇见太极,遇见生命的礼物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了解更多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