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松泉 · 弘道养正
始于1988年
我是个太极拳迷,但凡看到有人太极拳打得好,就挪不动腿。
但凡看到有好的太极拳的论述,不睡觉也要读个畅快。
因为从小练拳,但一直得不到太极拳的奥秘。所以,就成了一个心结。不是说,想把拳练到多好,但我就想知道,这拳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我出生在一个几乎家家户户,都会练几下太极拳的小县城——河北完县,现在叫顺平县。孙禄堂、田秀臣都是完县人。而且,老家楼下还有一条街,叫孙禄堂街。耳濡目染,从小也就会几下。
后来,大学学24式太极拳,发现不那么对味。因为体弱,可能也因为有一些道医祝由的传承,所以对很多东西过敏。别人吃了没什么,我就会拉肚子。不对症的中药,闻了就头晕。同样,别人觉得没什么的普及太极拳,我却觉得气不顺,练多了,还膝盖疼。
而老的拳架,就会越打越舒服。而且看着别人打,自己还会感觉身体舒服。
就是这样的缘分,让我认识了朱博师兄。朱博师兄,是杨松泉师父的弟子里面,非常勤奋的一位。
2021年,有段时间朱师兄每天在我家窗户外面打拳。开始的时候,我是一边吃饭一边看。后来,我干脆走出去看。后来,我想想,这么干看着不是办法啊。
于是,朱师兄就教了我陈氏老太极的“老五式”。然后力邀我到北海九龙壁跟随师父学拳。在此,感恩朱博师兄。
我一到北海九龙壁,一看不得了啊。原来还有一大群人,练拳练的这么好!而且每一招每一式,都那么到位,气血流动都非常顺。就赶紧报了名,要学拳。但我想着,既然学拳,那就从新学期再开始学吧。但是因为疫情,2022年没有开班。
终于,在我把老五式练了一年多以后,等到了2023年春天开班。
给大家汇报完我的故事,开始进入正题,感念恩师杨松泉先生。师父虽然仙逝一年了,但我总感觉,只要拳在练,师父就在。师父与拳同在。
师父属兔,1951年出生,与我父亲同龄。所以每次看到师父,就特别亲切。尤其是看到师父的拳打的那么好,我简直是眼冒金光。虽然北海没有开新班,但之前的班一直在北海练拳,所以我只要有空就到北海九龙壁,远远的看师父带着大家练拳。
有时候,是杨俊峰师姐带着大家练拳。
师父是真正的太极拳大家,在很多报纸甚至中央电视台,都有报道。这些,我就不写了。我就从我的个人角度写一下师父为什么非常了不起。
第一点,杨松泉师父的太极拳,是原汁原味的老太极。按师父的原话说,一点儿都没动。祖辈怎么传下来的,他就怎么教。
现在的很多人,可能都觉得创新好。但在传统文化这件事上,大家得琢磨琢磨。经过几辈人练过的拳,和只打了几年的拳,如果是我,我更相信练了几辈子的拳。
我怎么确认是老拳架,不仅是因为师父说的,而是我能感受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。这个说出来,有点神秘,其实也没什么,就是直觉比别人更准一些。还有一种可能,是因为接触太极拳更多一些,探索欲更强一些。
师父传承的老太极,气感丝滑,没有断处,而且直接气沉脚底。初级、中级、高级一脉相承。一路拳和二路拳,更是连贯统一。越学越简单。
杨师父的拳架是老太极。传承到杨俊峰师姐,仍然是老太极。真的很了不起。
因为老太极,是母拳。懂一套母拳,想创新多少新架,都可以!这是多大的诱惑?面对如此诱惑,如如不动,精神难能可贵,所以,我才说,了不起。
第二,师父教拳,从来不藏私。
在师父那里,没有秘密,一切都开诚布公。杨俊峰师姐,更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当然,不是说只用语言说出来,而是真的练出来给你看!
比如,大家都关注的膝盖疼。师父一句话,用后不用前,没有那么多市面上的弯弯绕,一句话给你讲清楚。再不理解,直接上手给你正拳架。如果还不理解,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。但师父还是有办法,告诉你,慢慢练,不要着急,慢慢找感觉。
跟随师父练拳的师兄弟,师姐师妹,还真没听说谁膝盖疼。
我想,这就是老太极的魅力吧。
第三,师父的拳,是入道之拳。
我们一般在外面看到的太极拳,都是一些架子,就是人们笑说是太极操的那种。
而真正的入道之拳,是活的,是有生命的。能够让我们体悟到,我们人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,体悟到“大我”存在的拳法。
其中,蕴含的拳理,不是说能打个架,也不是说能让身体结实健壮,那些简单的事。
这套拳,是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得到圆满的。在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时代,能够学到这么一套能够得到精神圆满的拳法,实在是太难得。
师父了不起的地方,实在太多了。这里只写了三点,我认为特别重要的。感恩师父,感恩师父传承的老太极。敬天,敬地,敬天下父老。
愿师父的道场,在杨俊峰总教练的带领下,越办越好,让更多的人从太极拳中受益。
李英
2024年11月28日
taijisongquan@126.com
太极松泉敬启
太极者
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
太极拳是
音乐的韵律,哲学的内涵
美的构造,诗的意境
太极松泉
遇见太极,遇见生命的礼物